芬蘭八大必看現代主義建築

阿爾託的“生態現代主義”令芬蘭在早期現代主義運動中獨樹一幟,他將形式與功能融合,為現代世界創造出美觀而又實用的生活空間。他留下的作品如今在芬蘭各地到處可見,儘管芬蘭建築設計在與時俱進,與大自然之間的緊密聯繫至今卻依然是核心理念之一。既然要到芬蘭各地走走,何不去探訪一下芬蘭最標誌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呢?

大廈內形如教堂的傾斜屋頂,是用來強化室內聲效的,而暖色調的內飾則反映了大自然本身的色調和形狀。芬蘭地亞大廈在一天之中任何時間都是一道壯觀的風景,但倘若在夜間前來的話,你將會看到大廈在水中的倒影構成了一場精彩的光之秀。

音樂中心

與芬蘭地亞大廈毗鄰的音樂中心(Musikkitalo)坐落於赫爾辛基蝶略區鐵路站場的舊址上,是赫爾辛基市內新建的著名古典音樂演奏廳,於2012年落成開放。圖爾庫的LPR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作品《温和的聲音》在設計競賽中脱穎而出。在建築師的語彙中,這個標題的意思是“我輕輕地來”,不影響周遭景物。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在周圍諸多早已名聞遐邇的地標建築——從芬蘭地亞大廈到奇亞斯瑪當代藝術博物館以及議會建築羣——之中,設計師構想出了一座既內斂而又不失雅緻的建築。

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場

奧林匹亞體育場是現代芬蘭建築的又一個範例,出自建築師於樂約·林德格倫(Yrjö Lindegren) 和 多亦沃·楊蒂(Toivo Jantti)之手,於1938年建成。當你身處體育場之中,恐怕很難不感受到這裏沉重的歷史感。三十年代是芬蘭田徑運動的黃金年代,而到了1952年,奧運會在赫爾辛基舉辦,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此,蘇聯也派出了她歷史上的第一支夏季奧運會參賽代表團。近年來,體育場還曾充當麥當娜、U2、邁克爾·傑克遜等巨星舉辦演唱會的場地。

康比靜思堂

康比靜思堂看上去就像一艘造型優雅的宇宙飛船落到了赫爾辛基最熱鬧的購物區之一,這座建築美輪美奐,出現在這裏既令人驚訝,卻又成為密集的城市景觀中讓人倍感愜意的一處幽靜所在。靜思堂建成於2012年,剛好迎來赫爾辛基當值“世界設計之都”之時,這棟建築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也有不少人是意外“撞見”它的,這或許恰恰是設計康比靜思堂的KS2建築設計事務所的本意。

哈爾蒂亞

哈爾蒂亞坐落在赫爾辛基郊外25公里處,努克西奧國家公園邊上,是一座可持續建築的典範。這棟造型優雅的建築由拉赫戴馬(Lahdelma) 和馬赫拉麥基( Mahlamäki)建築事務所設計,靈感來源於芬蘭史詩《卡勒瓦拉》中的神鳥金眼雕,曾經贏得2013年芬蘭木質建築獎。它是芬蘭國內第一棟完全用木料建成的公共建築。

阿爾託故居

若是不去參觀蒙其聶米(Munkkiniemi)地區的阿爾託故居,赫爾辛基現代主義建築巡禮就是不完整的。在這裏,阿爾瓦與阿伊諾·阿爾托夫婦二人共同設計並建造了自己的完美家園兼工作室。這是一棟白色磚結構現代主義建築,木質外牆,爬滿藤蔓。在建造過程中,大自然景物幾乎原封不動。阿爾托夫婦充分運用自然光,原樣保留自然景物,與此同時他們設計的住宅又能抵禦抗芬蘭的嚴冬氣候。大方格窗户面向陽光,花園景物盡收眼底,多個露台和開放式壁爐暗示主人偏愛户外活動,然而外牆卻不失堅固,隔絕了外界的紛擾。這是四季皆宜的家園。

瑪伊瑞別墅

阿爾瓦·阿爾託與妻子阿伊諾受好友——富有的實業家夫婦哈瑞(Harry)與 瑪伊瑞·古立森(Maire Gullichsen)的委託,設計了坐落在芬蘭諾爾馬庫(Noormarkku)的瑪伊瑞別墅。古立森夫婦愛好現代藝術,他們鼓勵阿爾託儘可大膽嘗試。各種風格和材質異想天開的層疊交錯,不但隔開了空間,而且暗示不同的心情。內飾與外裝故意弄得讓人摸不着頭腦:大窗户彷彿在召喚外界入內,而白樺林則與遍佈在別墅內部高低錯落的木柱子構成的人造樹林相互映襯。

聖亨利基督教藝術教堂

一旦來到圖爾庫,你必須去希爾文薩洛(Hirvensalo)島上這座魅力獨具的藝術教堂參觀一番。質樸到極點的簡單設計,既令人肅然起敬,又無比低調。聖亨利基督教藝術教堂由薩那克森阿霍(Sanaksenaho)建築事務所設計,2005年落成,是一座獻給周遭大自然的紀念碑,也是對早期基督教教堂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