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號路(今和平區赤峯道78號),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樓房,前樓建於1921年,後樓建於1926年。張氏在二、三十年代來津常住此處。
位於和平區市中心地帶,環狀花園路將其圍在中間。始建於1917年,1922年完工,時稱為法國花園。園內築有法國民族英雄諾爾達克塑像和一座和平女神銅像。1941年後改名為中心公園,1946年改名為羅斯福花園,並將銅像等拆除。
天津老城博物館是天津南開區文化和旅遊局舉辦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坐落於傳統民居徐家大院,原為英商天津麥加利洋行買辦徐樸庵家宅,始建於清末民初, 是天津市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典型傳統民居三進四合套院落,博物館2000年正式籌建,2004年 12月23日天津設衞築城600週年紀念日對外開放,以紀念天津建城600週年。老城博物館現存的3600餘件文物,再現了天津600年的城市發展。
天津食品街建成於1984年。高約數丈的灰色圍牆,把食品街圍成一個正正方方的四方形,城內十字交叉的兩條大街,把食品街均分為四個分區,沿街設有上下三層店鋪。第二層由環繞全街的平台式迴廊相貫通。底層多是經營各色地方風味的小吃。
李燭塵故居位於和平區馬場道202號(今為102號),是木質結構的四層樓房。樓上樓下共有八間房,為南北朝向。1952年,毛主席蒞津視察,即住在此。
新館以“家園”為總主題,從户外“家園·足跡”到首層“家園·探索”,從二層“家園·生命”到三層“家園·生態”,講述一個從遠古到當代、從世界到天津的“家園”故事。
天妃靈慈宮 ,位於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中路。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年間(1282-1294年),明萬曆六年重修,清代數次修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毀於兵燹,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復建大殿三間,1950年以後逐漸成為遺址。是我國海上漕運發達的重要遺存。它與天津衞城東門外三岔口海河西岸的天后宮,東西相望,成為海運和內河漕運的交會點。
天津清真大寺
天津清真大寺是中國伊斯蘭教古寺,是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舊城西北角天津市紅橋區針布街清真巷回民聚居區。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為一組中國古典式建築羣,宏偉壯觀,古色古香。集中國宮殿式建築和伊斯蘭教建築為一體,風格獨特,其中禮拜殿建築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千人進行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