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蹟玩法指南

據深圳市文物調查顯示,現存的客家傳統建築多為民居,且無論從數量、質量、種類、歷史文化內涵以及設計工藝等方面,在中國各類傳統民居中都佔據了重要一席。客家圍屋也因其建造時間的早晚,在其建築造型、規模大小上存在差異。帶上地圖,一起瞧瞧深圳這些古蹟!

大鵬所城又名:(“大鵬守禦千户所城”) 深圳八大景點之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深圳至今又名“鵬城”原因於此,它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大鵬新區大鵬鎮鵬城村,佔地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佔地約11萬平方米。大鵬所城平面呈不規則四邊形,城內有三條主要街道,分別為東門街、南門街和正街,主要建築有左營署、參將府、守備署、軍裝局、火藥局、關帝廟、趙公祠、天后廟等。原有格局基本保留,東、西、南三城門仍保存完好。城內現存主要建築物有振威將軍第、劉起龍將軍第等,建築規模宏偉,保存完好。

東山寺

深圳大鵬東山寺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街道辦鵬城村東面,位於龍頭石山南側山腰,俯瞰大亞灣,背山面海,風景極為幽雅旖麗。東山寺始建於明朝洪武二七(公元1394年)年,一代風水大師賴布衣雲遊大鵬灣,路經東山龍頭石山,發現該地有紫霞光,此乃吉祥之光,便告訴當地村民,此為勝地,在此建一座廟宇,可保一方平安,於是建成了東山寺。東山寺歷史至今經歷過三次重修。第一次重修在清咸豐四年(1854年)春。1993年,當地羣眾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華僑自發捐資100多萬,對東山寺展開第二次重修。2009年,進行了第三次重修。
觀瀾版畫村,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位於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者、著名版畫家、美術理論家陳煙橋的故鄉。觀瀾版畫村總規劃面積達140萬平方米,其中中心區面積31.6萬平方米。版畫村和客家古村落融合,將客家文化主題目融合到現代景觀元素中。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牛湖社區。
南頭古城(又名新安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8米處(深南大道旁),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又稱南頭古城,具有1730餘年的悠久歷史。

赤灣左炮台

赤灣古炮台又叫(左炮台),位於“ 臨海山樑扼三面之險”的蛇口半島頂端,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原分左、右炮台,共有生鐵炮12門,現只剩下左炮台保存完好。1985年修復。赤灣炮台踞山面海,左右炮台成犄角之勢,鉗制赤灣港口,雄視伶仃海面,是鴉片戰爭時期主要的海上屏障。

赤灣天后宮

赤灣天后宮,也叫天后博物館,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赤灣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其創建遠溯宋代,其營造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明永樂初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 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 以赤灣天后宮為中心的“赤灣勝概”是明清時期“ 新安八景 ”中的一景。

赤灣宋少帝陵

宋少帝陵,早期稱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宋少帝趙昺的陵墓,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赤灣村少帝路、赤灣公園附近,是廣東省境內唯一的一座宋代皇帝陵寢。宋少帝陵是深圳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鶴湖新居 ,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客家人開發深圳地區的歷史見證,為研究深圳歷史、文化、民俗和建築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茂盛世居

茂盛世居(何氏)又稱“茂盛圍”,位於深圳市橫崗街道茂盛路,茂盛世居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200餘年歷史,它是深圳市較為獨特的融廣府民居和歐式建築為一體的大型客家圍屋。

吉坑世居

吉坑世居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坪地鎮六聯村(蕭姓),建於清道光甲申年(1824年)建築南偏西45°,前有月池、禾坪。通面闊67米,進深72米。結構呈三堂,二進、二橫、一圍、四角樓、一望樓的城堡式圍樓。總佔地面積7370平方米。

新橋世居

高橋村蕭氏新橋世居客家圍,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坪地鎮坪西行政村高橋村北側。三堂四橫佈局。朝向東偏南20°。通面闊120米,其進深因後部殘毀已無法準確測量,佔地面積約15600平方米 。土木結構。前有大型完整之月池,長102米,寬35米。禾坪亦寬闊。正面開五門。新橋世居保存基本完好,現部分有人居住,新橋世居也被登記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

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是 深圳 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是華僑城集團打造的集 深圳 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瞭解 深圳 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甘坑客家小鎮,客家民居,眾多古建,依山傍水,房連巷通,錯落有致,猶如畫卷。更有古炮樓、清新巷、狀元府、鳳凰谷等風情建築融于山水之中,與幾百年的客家排屋形成一種獨特的客家文化載體。甘坑的保護開發方向是再造 深圳 的中部華僑城,還 深圳 人一段慢時光。
大萬世居(曾氏),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古民居)之一,同時也是廣東省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萬世居坐落在深圳市坪山區大萬路33號坪環社區西南的客家村,為古堡式客家圍屋建築。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規模宏大,佔地1.5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之一。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東江縱隊的重要活動地區——深圳坪山新區的三洋湖。該館由深圳市東江縱隊老戰士聯誼會籌建,坪山鎮委、鎮政府全力配合,並得到了深圳及省內外東縱、邊縱聯誼會老戰士、深圳革命老區村鎮廣大羣眾以及深圳工商界、港澳愛國人士、海外僑胞鼎力贊助和大力支持。2000年5月建成,12月2日正式開館。

沙井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是一處(曾)氏家族祠堂建築,位於寶安區沙井鎮新橋村,主體建築曾氏大宗祠,與觀音天后廟、古喬曾公祠,和武術館形成大片建築羣體,創建於宋代晚期。目前的建築於清乾隆年間,而最近的一次修葺是2005年,2002年7月17日公佈為第四批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氏大宗祠代表着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它是深圳市惟一一座五開間帶牌樓的宗祠建築,也是保存較為完好的宗祠之一。

深圳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中路市民中心A區,北靠蓮花山公園,南臨深南大道,是一座以地誌性為主的綜合類博物館,是深圳文物收藏和歷史研究中心。深圳博物館雖然不算是古蹟景點,但是這裏卻保存着許多的文物,對了解深圳歷史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