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樓建於1909年,原為波蘭籍木材商葛瓦利斯建造的豪華型住宅,館舍由波蘭籍木材商私人住宅,到日偽時期中東鐵路高級會館、東北地區光復時期蘇聯紅軍駐哈司令駐所,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總指揮辦公地,到東北民主聯軍幹部子弟學校,直至解放後成為松江省哈爾濱市政府招待所,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張聞天、宋慶齡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到黑龍江視察,都曾在此工作和生活過。一九七五年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一九七五年向社會免費開放。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然後乘車前往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它建於1931年,是典型的俄羅斯式建築,最初是一座東正教堂,1980年被修復後改為天主教堂,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原為公主嶺隨軍教堂,經過調防後隨俄軍遷至此地,1912年2月25日,在此修建了一座木結構教堂(2000年7月13日,在重建周圍環境時拆除),1930年10月,在木結構教堂旁邊,開始修建這座磚石結構的現存教堂,1935年10月6日完工。改革開放後,有關部門對該教堂進行了整修,並劃歸哈爾濱天主教會使用。教堂於1980年聖誕節正式開放。
來到紅博廣場就能看到黑龍江博物館,很明顯的建築,始建於1906年,主樓是一座歐洲巴洛克式建築,為原 俄羅斯 商場舊址,最早隨着中東鐵路的建立,俄羅斯學者倡議建立博物館,將原莫斯科商場(現省博物館主樓)改作研究會的陳列所,1923年6月12日,東省文物研究會陳列所在此成立並對外開放。偽滿期間作為偽北滿特別區文物研究所,解放後,改為哈爾濱黑龍江省博物館工業大學科學研究所,1951年 中國 開始接管,改稱松江省科學博物館;1953年改稱 松江 省博物館;1954年隨着松江省併入黑龍江省,松江省博物館與黑龍江省博物館籌備處合併,始稱黑龍江省博物館。
梅耶洛維奇大樓
從博物館中可以看到一個黃色的建築,即梅耶洛維奇大廈,又名梅耶洛維奇宮,歷史上一直被稱為“荷花藝術學校”,它坐落在紅博廣場東南面,一直被人們稱為“奶黃”。這座建築是1921年建成的,設計師是尤•彼·日丹諾夫。建築的主題是古典柱式,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風格,最初,“梅耶洛維奇宮”一層是波匹沃任斯基醫院,創建於1921年3月,1920年代這裏成為十月革命後逃往哈爾濱的俄國知識分子的聚集地,俄國畫家基契金(基契金)來哈,並在此三層建起了名副其實的“荷花工作室”。之後成為秋林公司員工俱樂部。解放以後,哈爾濱市少年宮。特別是在那個時候,培養出了不少乒乓球運動員,從這裏走出了像韓玉珍、孔令輝這樣的世世代代乒乓國手。
中東鐵路印象館
展館裏面以中東鐵路為中心,展開了哈爾濱這座城市整個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