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哈爾濱人最愛的味道——鍋包肉

談起鍋包肉,一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東北名菜,對於這道菜所吃到的不僅僅是酸甜苦辣,還有一份哈爾濱人的情調。在哈爾濱,幾乎每一家東北菜館都會有一塊招牌的鍋包肉,但是餐館越來越多,味道正宗的鍋包肉卻越來越少,今天為大家推薦了幾家評價很好的鍋包肉店,其中不乏有躲在角落裏找不到的館子。

老廚家

一道鍋包肉,做了將近百年。鍋包肉在哈爾濱非常出名,百年前它就誕生在冰城。老廚家的老闆叫鄭樹國,鍋包肉這道菜就是他太爺鄭興文發明的。鄭樹國告訴記者,他家四代從廚,他的太爺鄭興文是光緒年間濱江關道衙門(哈爾濱道台府)的主廚。當時,那裏經常宴請外國賓客,鄭興文了解到外國賓客喜食甜酸口,於是在焦炒肉片的基礎上進行了口味改良,又把葱、姜等配料換成了水果,並按烹製方法,稱它為鍋爆肉。由於外國人發不準音,讀成了“包”,久而久之,鍋包肉由此得名。老手藝一代一代地傳承,如今,老廚家的兩處店面,每天來吃鍋包肉的人總是排着長隊。

春餅小吃

哈爾濱的吃貨最愛到道外去淘美食,如果問外面的鍋包肉哪家好吃,也許很多飯店都能分一杯羹,但如果問外面的鍋包肉哪一家最具個性,吃貨肯定會一致同意:錢塘街的春餅小吃。為什麼要個性?由於這家店不管是滿座排隊,還是隻有一張桌子吃飯,店裏就會不緊不慢地一盤盤煮好每一道菜,然後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整桌就餐。因此,這裏製作的鍋包肉,完全不同於幾桌一鍋出的味道,外皮吃起來更脆,掛糊更均勻。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小店的店名也很別緻:雖被稱為春餅小吃,但現在它並不出售春餅。

老仁義

老仁義飯店幾乎家喻户曉,哈爾濱是一家創建於1912年的百年老店,在這裏你可以品嚐到酸甜可口的包子牛肉。成立之初,仁義飯店還沒有鍋包肉這道菜,90年代,哈爾濱大大小小的飯店都有鍋包肉出售,所以,老仁義的廚師們就按照傳統做法,把牛肉切成薄片,用酸甜料調味,配上香菜、葱絲、薑絲、胡蘿蔔絲,就成了一道美味的鍋包肉。老仁義的鍋包牛肉雖然只出現20多年,但它卻俘獲了眾多食客的味蕾,成為來此必點的美食之一。

風味包子王

道外區富錦街,有一家門面很小的小吃店,店名叫“香包王”,別看店面小,只有五張桌子,但是,裏面的美食卻很有特色,這家小吃店只有兩個包子,都是炸蘑菇做的,另外一個菜是小店的鍋包肉。每一天,來小店吃飯的人很多,不僅要拼桌,還要排隊,而鍋包肉是桌子上必點的菜。小店鍋包肉賣相一般,但味道卻不一般,酸甜適中,外焦裏嫩。假如到他家吃飯,你可以早一點,12點以後小店就關門了,因為要保證原料的質量,小店每天都要限量購買,限量銷售。

七仔鍋包雞柳

只需走到師大夜市,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酸甜的香味,沿着香路尋覓,不一會兒就發現了一個叫七仔鍋雞柳的攤子,這攤子無論晚上幾點都在這裏排隊。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原因很簡單:味道不錯,價錢也親民,10元一份。小賣部的老闆叫趙勇,從2005年開始在師大夜市賣炸雞柳,由於這裏的市場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趙勇開始琢磨從口味上改進炸雞柳。趙勇受到了鍋包肉的啓發:“既然哈爾濱人都喜歡吃鍋包肉,做鍋包肉味的雞柳應該很受歡迎。”不久,趙勇的鍋包雞迅速崛起,三年來幾乎“打”了所有同行,成為師大夜市的一塊金字招牌。那時,趙勇的攤子沒有名稱,各路貨品只能順着空氣中的酸甜尋找。過了一會,因為在他的攤子前放了朋友們賣的“七仔”玩偶,來了一批,攤子上都是“七仔雞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