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 馬德里及周邊小鎮8日遊
5 個城市 |
25 個景點 |
總里程 37
公里
![](/_nuxt/img/quoto.b597548.png)
第1日
第2日
第3日
第4日
第5日
第6日
第7日
第8日
Day1: 馬德里
3 個景點 ·
4 公里
1
Museo del Prado
普拉多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馬德里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它彙集了16世紀至19世紀西班牙藝術史上最好的作品,包括了委拉斯開茲、戈雅、格雷考等名家的作品,還有大量國外文藝復興時期大畫家的作品,如意大利威尼斯畫派的提香、德國巴洛克派的魯本斯、荷蘭超現實主義畫家耶羅尼米斯·博斯等。
博物館收藏的作品總數超過了27509件,其中油畫就有7825幅,數量之多讓人目不暇接。與巴黎盧浮宮、倫敦國家美術館等大型博物館收藏各個時代、不同風格畫派的作品不同,普拉多博物館內的作品最初是由國王皇室捐贈的,因此風格也較為相近。
普拉多博物館最初由卡洛斯三世國王於1786年下令興建,1819年對外開放。許多著名畫家如莫奈、雷諾阿、洛特雷克、畢加索、馬蒂斯、達利等都曾來此參觀,並對他們的畫作風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
公里
3
Plaza Mayor
坐落於馬德里市中心的主廣場(Plaza Mayor)或稱馬約爾廣場,是一座建於哈布斯堡王朝時期的歷史廣場,毗鄰太陽門廣場。廣場呈長方形,長129米,寬94米,周圍環繞着三層住宅樓,共有237個面對着廣場的陽台。廣場共有9個入口。主廣場的主要建築是麪包房之家(Casa de la Panadería),既起到市政的作用,又兼具文化功能。該建築外牆佈滿了壁畫。
Day2: 塞戈維亞
3 個景點 ·
3 公里
1
Acueducto
塞哥維亞大渡槽是由古羅馬工程師於公元50年前後建造的,全長813米,由148個拱構成,高出地面30.25米。渡槽用土黃色花崗岩幹砌而成,分上下兩層,非常堅固耐用。它最初的用途是將18公里外的弗利奧河水引入城內供人飲用,為此,工程師們開通了平均坡度為1%的運河。唯一的天然障礙是如何跨越克拉莫爾河。為了跨過這一天塹,他們不得不採用大塊的磚石,分四部分建成。輸水道是由雙層拱洞構成,被128根柱子支撐,頂端是水渠,到現在還在引導流水。初期斷面標準為30X30cm,後來在15世紀末被主教下令修整至今。1929-1930年,頂部改建為水泥槽,原物遭到了大破壞。塞哥維亞大渡槽是一座令人驚歎的雙拱建築,鑲嵌在壯麗的古城之中,成為塞哥維亞驕傲的象徵。近年來,水道石柱地基出土的文物似乎證實了塞哥維亞輸水道修建於公元50年前後。
3
公里
2
Catedral de Segovia
塞哥維亞主教座堂建造於塞哥維亞古城的最高處,是在卡洛斯五世統治時期開始修建的。原有的羅馬式教堂在1520年遭遇火災,建築師Juan Gil de Hontanon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個全新的教堂,同時保留了部分殘留建築。1678年,教堂正式投入使用。這座教堂中有一座名為“慈悲”的祭壇雕塑,由胡安·德·胡尼製作於1571年。
1
公里
3
Alcázar de Segovia
阿爾卡薩城堡位於西班牙塞哥維亞城的西端,由Eresma河和Clamores河交匯處所環繞。建築物建立於基督教時代,被視為卡斯提爾要衝上的戰略要地。城堡建造在懸崖之上,以便於防禦敵人的攻擊,並有10多米深的護城河作為入口。羅馬時代曾不斷對城堡加築加固,1786年,查爾斯二世在城堡中建立了王室炮兵學院。1862年該建築被大火燒燬,後來重建。目前的城堡建築物融合了宮殿建築和軍事防禦建築的風格,是一個古典建築的典範。城堡內部裝飾充滿摩爾文化的痕跡,如在許多房間中都可以看到以明麗的顏色在石膏的背景上繪製的摩爾文化中常見的繁複的裝飾。城堡的亮點包括Sala de las Pinas,以392個鳳梨形狀的鐘乳石裝飾的天花板和國王廳Sala de Reyes內的三維立體雕刻作品,講述了西班牙失地收復運動中52位國王浴血奮戰的場景。迪斯尼動畫片《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中的城堡即以此城堡為原型。
Day3: 托萊多
5 個景點 ·
8 公里
1
Saint Martin Bridge
這座建於十三世紀的橋樑,矗立着兩座防禦塔,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同樣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的聖胡安修道院,由建築師胡安·古阿斯(Juan Guas)奉天主教國王(los Reyes Católicos)之命設計建造。修道院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華麗的雕刻和精湛的迴廊雕刻藝術。
2
公里
2
Cathedral de Toledo
托萊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哥特藝術的傑出代表和歷史見證。這座古城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紀的氣息。托萊多大教堂是西班牙基督教教會總教區的第一大教堂,也是西班牙排名第二的大教堂,從1247年開始動工,直到1493年才完工。當時,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採用法國哥特式建築形式,而托萊多大教堂正是這種形式的典型代表。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法國布爾日主教座堂,雖然最初的設計意圖是覆蓋原來的清真寺和sahn修道院。教堂還融合了穆迪哈爾風格的一些獨特特徵,特別是在修道院的三拱式拱廊多葉飾拱門上展現。教堂的光線和拱頂的完美結合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教堂建築材料採用了白石,取自托萊多附近的Olihuelas。
2
公里
3
Ayuntamiento
這座市政廳採用文藝復興風格,前期工作是由Herrera完成的。後來,畫家葛雷柯的兒子Jorge Manuel Theotocópuli對其進行了修飾和潤色。市政廳的兩座塔樓還附有巴洛克風格的塔尖。
2
公里
4
Alcázar de Toledo
這座城堡建於公元3世紀,由羅馬人建造,位於託雷斯城的最高處。後來,阿方索六世奪回了這座城堡。如今,這座城堡內設有卡斯蒂亞拉曼查地區圖書館和西班牙軍事博物館等設施。
3
公里
5
Puerta del sol
太陽門是托萊多旅遊景點之一,建於13世紀,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風格,高大、宏偉、挺拔。有兩種説法關於門名的來源:一種説法是因為門上有太陽和月亮的圖案;另一種説法是因為太陽門位於阿方索十世時代星象測量結果的子午線零度上,從日出到日落,日光總是照在這扇門上。這使太陽門成為一個旋轉日曆,為旅遊者和當地人帶來無盡的驚喜。
Day4: 阿維拉
3 個景點 ·
2 公里
1
The Walls of Avila
阿維拉的城牆建於十二世紀,超過了1公里的長度。這段城牆分為兩個部分,被大教堂隔開。城牆由2500座小塔樓和88座高塔組成,是西班牙保存最好的城牆之一。
1
公里
2
Cathedral of Avila
位於西班牙阿維拉城牆東邊的阿維拉大教堂(Catedral de Ávila)是一座獨特而雄偉的建築,不僅是一座教堂,還具備後殿堡壘的特點。它是西班牙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歷史悠久。阿維拉大教堂內的胡桃木制唱詩班席位令人印象深刻,而中庭的天花板高聳,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1
公里
3
Convento de Santa Teresa
聖特蕾莎修道院(Convento de Santa Teresa)坐落於聖特蕾莎修女的故居原址,修道院建於1636年。聖特蕾莎修女於16世紀生於此處,她的修道思想代表了當時的神秘主義和禁慾主義。如今,聖特蕾莎修道院已成為一座小禮拜堂,周圍環繞着果園、遺物陳列室和小博物館。
Day5: 馬德里
2 個景點 ·
2 公里
1
Aranjuez
阿蘭胡埃斯宮是位於西班牙的一個雙王宮,伊莎貝爾和費爾南多曾在此“出逃”。18世紀時,波旁王朝的國王菲利佩五世將宮廷中心搬到了這裏,卡洛斯三世和四世也在此修建了王宮的兩翼、王子花園和農夫之家。
阿蘭胡埃斯宮的東面正面充滿了東方風情,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是中國殿和阿拉伯殿。
這裏的花園非常獨特,島嶼花園裏的花草、雕像和噴泉相得益彰。王子花園反映了西班牙國王將西班牙中部和海洋聯繫在一起的夢想,這裏還有一座法魯阿斯博物館。
總之,阿蘭胡埃斯宮是一個值得一看的地方,無論是花園還是建築都充滿了歷史和文化的氣息。
2
公里
2
Palacio Real de Aranjuez
這座王宮位於塔霍河畔,是西班牙皇室現任居所之一。它的建築風格與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相似,兩者均由費利佩二世國王在位期間設計。遊客可以參觀王宮內幾乎所有的房間,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國屋”,這是王后招待客人的一個會客室,室內陳設有豐富多彩的瓷器和雕刻藝術品。
Day6: 昆卡
3 個景點 ·
5 公里
1
Casas Colgadas
昆卡的懸屋建於15世紀,位於絕壁之上,其懸空的木製陽台讓人感覺似乎隨時會倒塌。這座懸屋位於西班牙昆卡老城區的韋卡爾河畔,是一座民用建築。其中最出名的是一棟三層建築,其帶有懸空陽台的設計為人津津樂道。今天,這裏是西班牙抽象藝術博物館,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展覽。
3
公里
2
Catedral de Cuenca
昆卡大教堂(Catedral de Cuenca)是一座建築風格獨特的教堂,正面採用諾曼底哥特式,融合了西班牙建築藝術的元素。儘管其外觀並未完全完成,仍舊是一處值得一遊的建築。
2
公里
3
Museo de Cuenca (Arqueológico)
在昆卡大教堂旁的一條小巷裏,藏着一座有着懸屋風情的博物館。這裏展示着昆卡這座城市漫長的歷史,包括許多羅馬時期的文物。走進這個博物館,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領略着昔日的繁華盛景。
Day7: 馬德里
3 個景點 ·
8 公里
1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擁有近18000件藝術作品,涵蓋19世紀至今。其中的重要藏品來自於20世紀的西班牙畫家畢加索、達利和米羅。值得一提的是畢加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這幅長約8米,寬約4米的大型畫作描述了西班牙內戰時期,被德軍和意大利空軍轟炸摧毀的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小城格爾尼卡的情景。建議遊客至少預留兩個小時的參觀時間,深入探索這些珍貴的藝術品。
2
公里
2
Caixa Forum Madrid
馬德里當代藝術博物館(Madrid's Contemporary Art Museum)與CaixaForum Madrid位於普拉多博物館、提森·波爾內米薩美術館等一系列擁有古典藝術作品的重要博物館附近。整個項目耗資9400萬美元,由開夏銀行基金會資助。
由瑞士建築師赫爾佐格與德梅隆設計的博物館,以一座百年曆史的發電廠為基礎,經過精心改造而成。該項目的開創為城市保留歷史遺產提供了有益的案例。來自當地的評論表明,該發電廠建築本身已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是重要的工業遺產。
19世紀的磚牆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但為了減少過度遊客對建築的破壞,設計師在建築前的廣場地下增加了通道,遊客可以繞過牆體進入建築內部。地下的展區有兩個樓層,而整個老建築的最高點還包括兩個鐵質類似閣樓的結構。
最讓人驚歎的是,建築師改建了24米高的垂直立體空中花園。牆上長滿了綠色植物,所有植物都面向天空,可謂是獨一無二。如果想親身體驗它們是如何長成的,必須親自前往參觀。新的藝術館以展覽、教育和辯論為主,其中包括巡迴展等活動。開館展覽中展示了37件當代藝術家辛迪·舍曼、科妮莉亞·帕克和理查德·朗等的作品。
6
公里
3
El 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
足球迷在馬德里遊覽時,一定不能錯過參觀皇家馬德里隊的主場伯納烏球場(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如果恰逢賽季到來,幸運的你可以購買一張入場票,親身見證皇馬精湛的球技。伯納烏球場具有讓人瘋狂的特有魅力,當你進入球場時就已經感到興奮不已了。如果沒有趕上比賽,也不用擔心,你可以參觀球場,觀賞珍品獎品陳列室、主席辦公室、新聞中心、更衣室和球員通道,甚至是球員在場外坐的長凳。
Day8: 馬德里
3 個景點 ·
8 公里
1
Parque del Buen Retiro
馬德里市中心的麗池公園是一個佔地118公頃的龐大公園,內有將近1.5萬棵樹,兩個人工湖,是馬德里市的“綠肺”。公園建於1630年,最初是為了給國王在市郊建立度假勝地的。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包括麗池劇院、王國芭蕾廳和麗池王宮在內的區域。經過數次修復和國王的更替後,卡洛斯三世國王開放了公園的一部分供市民休閒娛樂。公園包括雕塑大道、西班牙之門、玫瑰園、阿方索十二世國王紀念碑和玻璃宮等多個景點。雕塑大道上擺放着歷任國王的雕像,西班牙之門建於同一期間,是格蘭大道的一部分。玫瑰園是獨具特色的花園,從歐洲各地採購了各種不同品種的玫瑰。然而在西班牙內戰時大部分被摧毀,現在僅有4000株玫瑰花。阿方索十二世國王紀念碑建立於1922年,位於公園最大的人工湖旁,是公園內的最大紀念碑。玻璃宮搭配它前面的人工湖,是整個公園中最美的風景之一,建築於1887年,現在主要用作現代藝術展覽。人工湖旁邊還棲息着各種鳥類和爬行動物。麗池公園不僅吸引了眾多遊客,也成為當地居民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5
公里
2
Puerta del Sol
太陽門廣場起源於15世紀的馬德里城門,因面向太陽昇起的方向而得名。廣場上最早的建築是18世紀的舊郵政大樓,現在是馬德里自治區政府樓。在佛朗哥時期,政府樓曾是國家安全總部,大樓最下方半橢圓形的窗户曾關押反對佛朗哥執政的重犯。在大樓門前靠近行車路的地面上,是“零公里”標誌,也是西班牙全國公路網絡的中心。
廣場上的兩個重要景點是卡洛斯三世的雕像和“熊和野草莓樹”。卡洛斯三世是波旁王朝時期西班牙的國王,他出生於馬德里,在位期間致力於修建馬德里的公共設施,至今仍享有“馬德里最偉大市長”稱號。而“熊和野草莓樹”則是馬德里市的市徽,最早出現於13世紀。其中,熊是為了紀念卡斯蒂亞國王阿方索十一世,因他在馬德里周邊山上打獵打到一隻狗熊;草莓樹則源自廣場周邊生長的野草莓樹。
3
公里
3
Gran Vía
格蘭大道是馬德里市中心一條繁華的高檔購物街,起點是阿爾卡拉街,終點在西班牙廣場。這是該市最重要的購物區之一,有許多酒店和電影院,還有許多宏偉的建築。儘管現在大部分的劇院已被購物商場所取代,但仍然是遊客們必到的旅遊勝地。19世紀中葉,馬德里的市政規劃者決定建造一條通往西班牙廣場的新幹道,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遷。但由於建設計劃數十年沒有開始,因此該道路被認為是“偉大的道路”(Gran Vía)。直到1904年,該計劃終於得到批准,兩年後開始建設。最後一個部分在1929年完成。今天的格蘭大道成為了時尚購物、建築和文化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