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路—體驗舊上海租界的“文藝復興”

思南路原名馬斯南路,是法國紀念音樂家的路。這座建築幾乎彙集了老上海所有的中式、西式建築風格,彷彿萬國建築博覽會,海派文化的精華可見。在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館,因其集人文、時尚、歷史、藝術於一身,文藝活動、展覽、講座層出不窮,彷彿給這個舊式租界帶來了一場“文藝復興”,因此,如今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典型代表。

思南路73號,這個有法國建築風格的三層花園洋房,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辦公室在滬的舊址。進來的時候可以看到藤蘿花架,看上去很安靜,很舒服。每逢夏末、秋初,周恩來都喜歡在青草叢中走來走去,坐在藤椅上,和工作人員親切交談,研究佈置工作。青草叢中栽著一株大塔松,枝葉繁茂。
思南路87號,該房為四層西班牙式花園洋房,屋頂採用孟沙式,即屋頂坡度為二折,頂部平緩,靠近簷部較陡。正中可開足車窗,感覺非常明亮。大樓前面有一個相當大的花園,梅蘭芳經常在裡面走著,吊著嗓子,跑著。大樓的最高層住著梅蘭芳的岳母和女兒,第三層住著梅氏夫婦,第二層是兒子的臥室,底層住著僕人和汽車。梅蘭芳住在思南路時,曾排演過“金兵”“生死恨”等劇目。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位置:香山路7號(思南路香山路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香山路7號,上海中山故居是一座深灰色的兩層洋樓,孫中山於1918年至1924年期間在上海市居住。一九二五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其住所由夫人宋慶齡居住至一九三七年。一九四五年,宋慶齡將其住所轉給南京國民政府,作為紀念孫中山的永久場所。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收了這個住所。公寓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起居室和餐廳,上層是書房,臥室和小客廳。一九六一年上海中山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孃麵館

店裡雖然簡約,但是環境還挺乾淨,來吃東西的很多人都是本地人。吃一口受歡迎的黃魚面或爆鱔面,老上海的味道在熱騰騰的鍋裡撲鼻而來。

古董花園

有些人說這是上海最漂亮的咖啡館,有些人說她的漂亮連相機都拍不出來。主要經營咖啡甜品,同時銷售歐式復古傢俱及日用品。隨著迷離的燈光和窗外的景色,重溫老上海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