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貴州值得體驗的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

貴州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來到貴州除了遊山玩水,還可以感受一下貴州的非遺文化,深入瞭解這些奇特工藝品背後的故事。

丙安古鎮:油紙傘

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種傘,純手工製作,材料全部來自自然,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自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以來,在工業文明的衝擊下,油紙傘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只剩下文物價值。還有十多家國內工廠仍在生產這類產品。而在丙安古鎮就可以體驗到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麻料村:手工苗銀

苗族非常喜歡用銀飾,苗族銀飾工藝複雜,一件銀飾多經過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整個過程都由手工操作完成,在家庭作坊裡,根據需要,銀匠首先將熔化的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採用壓鑄、塑花、雕刻、雕琢等工藝,製成精美紋樣,然後焊接或編織成型。旅行的時候,自己動手完成一件作品,已經很有意義了。在百年銀匠村麻料村,快速解鎖非遺技藝,說不定你就是下一位傑出的銀匠。

丹寨縣:古法造紙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用樹皮作原料造紙,在我國已有很長的歷史。但在大山深處,黔東南州丹寨縣石橋古法造紙術的製作工藝與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的工藝大相徑庭。石橋白皮紙製作工藝屬唐代造紙術,採用當地富構皮、杉根、清泉等為原料。幾乎有十多道工序都是徒手完成的,包括採構、河漚、蒸煮、鬥料、抄紙、壓紙、曬紙。

南貴村:蠟染

蠟染是我國古代三大印花工藝之一,古代稱為“蠟纈”、“點蠟幔”或“蠟油”,是最早用於人類的印染工藝。在經歷了多次朝代更替後,中原蠟染逐漸被緙絲、織錦、刺繡等工藝所取代,只有邊緣少數民族地區才保留了這一時期。苗族蠟染是用蠟刀蘸融蠟在布上繪花,用藍靛浸染,染色後取出水煮開,蠟去則花現。浸染時,防染蠟自然龜裂,使不免出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